【账号盗用】脑洞大师AIGC反作弊纠纷案(2025)沪01民终9422号)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3万元|二审技术鉴定(
【账号盗用】脑洞大师AIGC反作弊纠纷案((2025)沪01民终9422号):技术方案未公开判赔13万元|二审技术鉴定(
案件概述
本案涉及一起关于手游《脑洞大师》的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反作弊纠纷,案件编号为(2025)沪01民终9422号,经过一审和二审的审理,最终因技术方案未公开问题,判决被告赔偿原告13万元,并进行了详细的技术鉴定,以下是对本案的全面报告。
案件背景
《脑洞大师》是一款备受欢迎的手游,以其独特的谜题设计和丰富的游戏内容吸引了大量玩家,随着游戏的普及,作弊行为也日益猖獗,为了维护游戏的公平性和玩家的利益,游戏开发商(以下简称“原告”)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了一套AIGC反作弊系统,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玩家的游戏行为,识别并封禁作弊账号。
被告是一名资深玩家,因涉嫌多次使用作弊软件被原告封号,被告声称自己的账号被盗用,并非本人进行作弊行为,双方因此产生了纠纷,并诉至法院。
一审审理过程
在一审中,原告提供了AIGC反作弊系统的详细技术说明和被告作弊行为的证据,原告指出,被告的账号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作弊特征,如异常高的得分、不合理的游戏速度等,原告还提供了系统日志和数据分析报告,证明被告的账号多次触发反作弊系统的警报。
被告则辩称,自己的账号在案发期间被盗用,并非本人操作,他提供了账号被盗用的相关证据,包括登录记录、IP地址变化等,被告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账号被盗用与作弊行为之间的直接关联。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被告的账号存在作弊行为,且被告未能提供充分的反驳证据,一审法院判决被告承担侵权责任,并赔偿原告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审审理过程及技术鉴定
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在二审中,被告提出了一个新的抗辩理由:原告未能公开AIGC反作弊系统的技术方案,导致被告无法对系统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进行质证。
二审法院认为,被告的抗辩理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方案可以不公开,但应当在诉讼中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供质证,在本案中,原告未能提供关于AIGC反作弊系统技术方案的充分信息,导致被告无法进行有效的质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二审法院决定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机构对原告的AIGC反作弊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测试,并出具了详细的鉴定报告,鉴定报告指出,原告的AIGC反作弊系统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
二审判决及理由
基于技术鉴定的结果,二审法院认为,虽然原告的AIGC反作弊系统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技术方案未公开导致被告无法进行有效的质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判决的公正性,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进行了部分调整,判决被告赔偿原告13万元,并要求原告在未来涉及类似诉讼时公开足够的技术信息以供质证。
案件启示
本案的审理过程和技术鉴定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启示:
- 在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中,当事人应当在诉讼中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供质证,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技术鉴定在涉及技术问题的案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法院提供客观、专业的判断依据。在开发和使用AIGC等先进技术时,企业应注重技术方案的公开和透明性,以减少潜在的纠纷和风险。
本案不仅涉及了手游领域的反作弊问题,还涉及了商业秘密保护、技术鉴定等多个法律领域,通过本案的审理和判决,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法律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